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
試想看看,世界文化遺產「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」和日曜大工的共通關鍵詞是什麼呢?提示:「法式堆砌」和「英式堆砌」。
2014年,群馬縣富岡市的「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」被登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。江戶時代末期,生絲是日本建國後很重要的出口品。以生絲的品質改善和大量生產為目標,明治政府設立了器械紡紗工廠「富岡紡紗廠」。這是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紡紗廠。
於1872年工廠開始運作。雖然經營母體幾度經歷了從官營到民營的改變,仍於明治、大正、昭和、及戰爭期間仍持續運作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發展,生絲的需求也越來越少,於1987年停止運作。紡紗廠115年的歷史落下了帷幕。
參訪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廠裡有很多充滿異國風情的磚瓦牆建築物。富岡紡紗廠的主要建築物採用了名為「木骨煉瓦造」的西洋建築,這是在木頭的骨架上用磚瓦砌成牆壁的一類建築,屋頂則採用日本瓦修築,使得日本技術和西洋技術相互平衡。這是日本瓦的匠人向法國的技術者學習了磚瓦的製造方法後建造的,但因為磚瓦的燒成溫度低,富岡紡紗廠的磚瓦不是紅色的磚瓦而是呈現橘色的,這是富岡紡紗廠磚瓦的特徵。
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磚瓦的堆砌方法被稱為「法式堆砌」,利用磚塊的長面和短面交替排列而成。這一種堆砌方法雖然看似美觀,但是卻容易損壞。在日本,明治時代初期的建築物多採用這一方法,但明治中期以後,較為牢固的「英式堆砌」便成為了主流。
在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,每日會定時舉行由解說員帶領的遊覽活動(所需時間為40分鐘左右)。此外,也有為想根據自己的步調自由參觀的人提供「語音導遊」的解說。「語音導遊」包含日語、英語、法語、中文和韓語。
1872年時建造的「繅絲所」,專門用來進行從蠶繭中抽取生絲的作業。繅絲所長約140m、寬約12m、高約12m,對當時來說是一座相當巨大的建築物。小屋頂採用了過去日本還沒有的「桁架」建築工法,透過這種工法可以確保建築物中央沒有柱子的大空間。繅絲所被認定為國寶。
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有2個貯藏蠶絲的繭倉庫,分別在東、西兩邊。「東繭倉庫」在富岡紡紗廠正門的入口處。拱門中央的「拱心石」上,刻有建築物建成時的年號「明治五年」。倉庫是經過約1年半的趕工建成的,現在還能夠參觀到當時保存下來的內部結構。東西2個繭倉庫都被認定為國寶。
「東繭倉庫」的1樓展示區有展示著經過復元後的官營時代的法式繅絲器,另外還有進行實際演示。(週一至週五,上午及下午,例假日除外)
開業的當時,繅絲所內設置有300台繅絲器,由300名女工進行作業。
在東繭倉庫,可以觀察到蠶1整年的樣子。蠶和蝴蝶一樣,是有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等成長階段的完全變態昆蟲。蠶吃桑葉長大。蠶的成蟲是「蛾」。
富岡紡紗廠(富岡製絲廠)的首長館是開業時,被雇用為領導的法國人Paul Brunat和他的家人曾經生活的住宅。有著木骨煉瓦造的高床、迴廊式的陽台。首長館建於1873年,是日本的國家重要文化財產。Paul Brunat去世後,1880年起作為女工的夜校和寄宿宿舍使用。首長館的內部是非公開的。
前往富岡製絲廠的交通
從JR東京站到JR高崎站乘坐上越新幹線或北陸新幹線約1小時。在JR高崎站換乘上新鐵道線,到上新鐵道·上州富岡站約40分鐘。從上新鐵道,上州富岡站到富岡製絲廠步行約15分鐘。
您需要登錄才能對文章發表評論